要闻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新闻>正文>

我校教师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

资讯来源 : 发布时间 : 2024-05-21 16:0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在我校教师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最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不断提升学校思政课建设水平,开创学校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杨志祥:学校本科思政教育教学工作要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工部将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强化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政课协同育人,进一步在建好大课堂、拓宽主渠道、建强主力军、建构大格局等方面下功夫,创新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不断提升育人实效,推动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张悦靖: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思政课办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非常关心的一件事。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在备受鼓舞同时也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们要组织思政课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立足浙江科技大学新方位,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把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性研究同思政课的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守正创新,努力开创我校思政教育新局面。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翁异静: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的指示要求,研究生院(研工部)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思政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新质思政工作能力,打造具有科大特色的思政工作品牌,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影响力、辐射力,为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武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作为一名一线思政教育者,必须要做好三个坚持,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特别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师作为燃灯者,在时代的沃土里传播信仰,要先点亮自己,才能照亮他人。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专项获得者、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范俊强: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是高校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遵循。作为思政工作者,要在不断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丰富论述中,通过科研的方式聚焦思政课研究,积极探索思政课建设新思路新模式,不断破解育人工作难题,努力开创思政课建设的新局面。同时,作为一线的学生思政工作者,要积极开展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探索,实现二者协同育人共振效应,达到同向同行的效果,努力构建大思政课的新格局和新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立足于中国土壤、有家国情怀,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程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时刻肩负润物无声、润心有情的职责与使命。要让思政课变成一门有温度的课,我们不能一味采取硬灌的方法,要尽可能避免受教育者对显性教育产生逆反心理,要充分关注思政课中的隐性教育因素,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努力打造内容精良、设计精巧、形式精美、显隐同行的思政金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郭海霞:思政课要坚持理论为本、内容为王、问题导向,在教学时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之中。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政课?须紧密结合“00青年学子的特点,突破传统教学方式,营造师生良好互动的和谐氛围,回应学生关切的社会问题,回应学生的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思政课堂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建工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崔志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对于一名高校辅导员来说,是更大的激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发展轨迹和个性特点,结合专业背景,创新思政教育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思政育人体系的内涵,努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大学育人之路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不懈奋斗。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
Baidu
map